阅读全本

"王浩!你给我滚出来!"

院门被踹得"咣当"作响,我放下手中的账本,透过窗户看见堂弟王强红着眼睛站在门外。

他身后还跟着老婆李梅和三叔王建国,三个人脸色都不太好看。

我打开门,王强一把抓住我的衣领:"奶奶的遗产呢?你把钱藏哪去了?"

"什么遗产?"我皱眉挣开他的手。

李梅冷笑一声:"还装糊涂!奶奶生前把所有积蓄都交给你保管,现在人死了,你就想独吞是不是?"

三叔在旁边叹气:"浩子啊,你奶奶走之前确实说过,她的钱都在你那里。现在你弟弟要结婚买房,总得拿出来分一分吧。"

我看着他们三个人,心里有些无奈。

奶奶三个月前去世,临终前确实把她的积蓄交给了我。但那笔钱早就花光了,全都用在了她的医疗费上。

"三叔,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,奶奶的钱都用来看病了,一分不剩。"

王强瞪着我:"胡说八道!奶奶攒了一辈子的钱,怎么可能全花完?"

"你们当时在哪?奶奶住院三个月,谁在医院陪床?谁在跑前跑后?"我的声音逐渐冷下来。

李梅撇撇嘴:"那是你应该做的,你是长孙。"

"既然是我应该做的,那为什么现在要分钱?"

三叔摆摆手:"行了行了,都别吵了。浩子,你把奶奶的钱拿出五万给你弟弟,剩下的你留着,这事就算了。"

我摇摇头:"三叔,我真的没钱。奶奶的积蓄确实都花在医疗费上了。"

王强气得直跺脚:"王浩,你别给脸不要脸!奶奶那点医疗费能花多少钱?她攒了几十年的钱,少说也有十几万!"

"那你们算过吗?"我冷冷地看着他们,"奶奶住的是重症监护室,一天就要几千块钱。三个月下来,光是床位费就是三十多万。"

"你唬谁呢?"李梅不屑道,"县医院哪有那么贵?"

我从屋里拿出一叠医院收据,递给他们:"你们自己看。"

三叔接过收据,脸色逐渐变白。

王强抢过来一看,愣住了:"这...这怎么会这么多?"

"还有这些。"我又拿出几张单据,"救护车费、专家会诊费、进口药费、手术费......"

李梅的声音开始发颤:"那...那奶奶的积蓄......"

"早就不够了。"我淡淡地说,"后面的医疗费都是我垫付的。"

院子里突然安静下来。

王强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
三叔清了清嗓子:"那...那就算了吧。既然钱都花在医疗费上了,那也没办法。"

"等等。"王强突然开口,"我不信!医院的收据谁知道是真是假?说不定这些都是你伪造的!"

我看着他,心里涌起一股怒火:"王强,你什么意思?"

"我的意思很简单。"他指着我,"你把奶奶的遗产私吞了,现在拿假收据来糊弄我们!"

李梅也跟着点头:"对!谁知道这些收据是不是真的?"

三叔看了看我,又看了看王强,有些为难地说:"要不...要不我们去医院查一下?"

我点点头:"行,那就去查。但是如果证明我没有私吞,你们打算怎么办?"

王强梗着脖子说:"如果你真的没私吞,我给你道歉!"

"光道歉可不够。"我冷笑,"这段时间你们在村里到处说我贪污奶奶的遗产,害得我的生意都受了影响。"

李梅不屑地说:"那是你做贼心虚!"

"既然这样,那我们就去医院好好查一查。"我看着他们三个,"不过我有个条件。"

"什么条件?"三叔问。

"如果证明我清白,王强要在全村人面前给我道歉,并且赔偿我这段时间的经济损失。"

王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:"行!但如果你真的私吞了,你就把钱全部吐出来!"

我们四个人一起朝县医院走去。

路上遇到几个村民,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我。

"这不是王浩吗?听说把他奶奶的遗产都私吞了?"

"真是没想到,平时看着挺老实的一个人......"

"现在的年轻人啊,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。"

听着这些议论声,我的脸色越来越阴沉。

王强在旁边幸灾乐祸地笑着:"怎么样?滋味不好受吧?"

"你最好祈祷自己能笑到最后。"我冷冷地回了一句。

第二章

县医院的财务科里,会计小姐正在查电脑系统。

"王老太太的住院记录...找到了。"她抬头看向我们,"从三月十五号到六月二十号,一共住院九十七天。"

王强凑上去:"费用是多少?"

"总费用四十二万三千八百六十元。"

会计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
李梅结结巴巴地问:"四...四十多万?"

"是的。"会计点点头,"王老太太的病情比较复杂,用了很多进口药,还做了两次大手术。"

王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:"那...那谁付的钱?"

会计查了查记录:"前期是王浩先生用老太太的存折支付,后来余额不足,就是王浩先生自己刷卡支付的。"

"他自己付了多少?"三叔颤抖着声音问。

"二十八万四千元。"

院子里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。

王强张着嘴巴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
李梅脸色惨白,靠在墙上差点站不稳。

三叔深深地叹了口气,看向我的眼神里满是愧疚。

从医院出来后,我们四个人谁都没说话。

走到村口的时候,王强突然停下脚步。

"对不起......"他的声音很小,"我不知道......"

"现在知道了。"我没有回头,"按照约定,你该履行承诺了。"

李梅拽了拽王强的衣袖:"算了,我们回家吧。"

"不行。"我转过身,"说话要算数。既然当初答应了,就得做到。"

王强咬咬牙:"你想怎么样?"

"明天晚上村委会开会,你当着全村人的面澄清这件事。"

"那...那经济损失......"

"我这段时间因为名声受损,少接了几个工程,损失十五万。"

王强脸色大变:"十五万?我哪有那么多钱?"

"那是你的事。"我冷冷地说,"当初污蔑我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后果?"

三叔在旁边劝道:"浩子啊,你看这样行不行?强子给你道歉,赔偿就算了吧。毕竟都是一家人......"

"一家人?"我嗤笑一声,"奶奶住院的时候,我一个人在医院守了三个月,你们在哪?现在想起一家人了?"

李梅不服气地说:"那时候我们也有事啊......"

"有什么事比奶奶的命还重要?"我的声音逐渐冷下来,"王强,你那时候在干什么?打麻将?还是在家睡觉?"

王强的脸涨得通红,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
"你呢?"我看向李梅,"奶奶住院你来看过一次吗?"

李梅支支吾吾地说:"我...我那时候身体不舒服......"

"身体不舒服?我看你逛街的时候挺精神的。"

三叔见气氛越来越僵,赶紧打圆场:"行了行了,都别说了。浩子,你看这样行不行?强子在村里给你道歉,赔偿的事我们再商量商量。"

我摇摇头:"没得商量。要么按约定执行,要么我们法庭上见。"

"法庭?"王强瞪大眼睛,"你还要告我?"

"诽谤罪知道吗?"我淡淡地说,"你在村里散布谣言,损害我的名誉,已经构成诽谤罪了。"

李梅慌了:"我们...我们也不是故意的......"

"不是故意的?"我冷笑,"那你们为什么不先调查清楚再下结论?"

王强咬着牙说:"行!我道歉!但是十五万太多了,我真的拿不出来。"

"那就分期付款。"我毫不让步,"五年内还清,每年三万。"

三叔皱眉:"浩子,你这样是不是太过分了?"

"过分?"我看着三叔,"三叔,您说说,过分的是谁?"

三叔张了张嘴,最终什么也没说。

回到家里,我坐在院子里,想起奶奶生前的话。

"浩子啊,你是个好孩子,奶奶的钱都给你,你看着办就行。"

"你那几个弟弟......"奶奶叹了口气,"都不是省油的灯。"

当时我还觉得奶奶说话太绝对,现在想来,老人家看得还真准。

手机响了,是我媳妇张莉打来的。

"怎么样?事情解决了吗?"

"解决了。"我把今天的事跟她说了一遍。

张莉在电话里气得直骂:"这一家子真是没脸没皮!奶奶住院的时候不见人影,现在想分钱了倒是跑得挺快!"

"算了,以后少来往就是了。"

"不行!"张莉的声音很坚决,"该要的赔偿一分都不能少!这种人不给点教训,以后还会变本加厉!"

我笑了笑:"放心吧,我心里有数。"

挂了电话,我看着手里的医院收据,心情五味杂陈。

奶奶这一生省吃俭用,攒下的那点积蓄本来想留给子孙后代,没想到最后全花在了医药费上。

但我不后悔。

能让奶奶在最后的日子里得到最好的治疗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
至于王强他们......

既然撕破了脸,那就彻底撕破好了。

第三章

第二天傍晚,村委会的广播响了。

"各位村民注意,今晚七点在村委会大院开会,有重要事情宣布。"

我坐在家里,听着外面的议论声。

"听说是王浩要澄清什么事......"

"应该是遗产的事情吧?"

"那小子该不会真的私吞了吧?"

七点刚过,村委会大院里就聚满了人。

我和王强、李梅、三叔一起走进院子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们身上。

村支书老张敲了敲桌子:"安静安静!今天开这个会,主要是澄清一些流言。"

他看向王强:"王强,你来说说吧。"

王强脸色惨白,站起来半天说不出话。

李梅在旁边推了他一下:"快说啊!"

王强深吸一口气,声音发颤地说:"大家好...我...我要为之前的事情道歉。"

"什么事啊?"台下有人问。

"就是...就是我哥私吞奶奶遗产的事......"王强的声音越来越小,"其实...其实我冤枉了我哥。"

台下瞬间炸开了锅。

"什么?冤枉了?"

"那到底是怎么回事?"

"王强,你说清楚点!"

老张敲敲桌子:"让王强说完!"

王强咽了口唾沫,继续说:"我奶奶的钱...全都花在医疗费上了...我哥不但没有私吞,还自己垫付了二十多万......"

台下又是一阵哗然。

"二十多万?"

"王浩垫付的?"

"那之前说的私吞遗产......"

一个村民站起来:"王强,你的意思是,之前你污蔑了王浩?"

王强点点头,声音几乎听不见:"是的...我污蔑了我哥......"

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。

"这王强也太过分了吧?"

"人家王浩又出钱又出力,结果还被说成贼?"

"这叫什么事啊?好人没好报?"

我站起来,看着台下的村民:"各位乡亲,今天把大家叫来,就是想把这件事说清楚。"

我从包里拿出医院的收据:"这是我奶奶住院期间的所有费用清单,总共四十二万多。"

台下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。

"我奶奶的积蓄一共十三万八千元,剩下的二十八万多,都是我自己垫付的。"

一个老太太问:"那你为什么不早点说清楚?"

"我说了,但是有人不信。"我看了王强一眼,"非要说我私吞了遗产。"

李梅在旁边小声嘀咕:"我们也不知道会这么多钱......"

"不知道?"我冷笑,"不知道为什么不去查?为什么不问医院?为什么张口就说我私吞?"

李梅被问得哑口无言。

三叔站起来:"浩子说得对,我们确实做错了。"

他对着台下的村民鞠了一躬:"是我们轻信了谣言,伤害了浩子的名誉。在这里,我代表我们家向浩子道歉。"

台下有人鼓掌,但更多的是议论声。

"这一家子也太不像话了。"

"王浩这孩子从小就老实,怎么可能做那种事?"

"现在王浩的生意是不是受影响了?"

我点点头:"确实受了一些影响。这段时间有几个工程没敢接,担心名声不好。"

"那损失大吗?"

"十几万吧。"

台下又是一阵惊呼。

一个中年男人站起来:"王强,你们害得人家损失这么多钱,打算怎么办?"

王强支支吾吾地说:"我...我们会赔偿的......"

"怎么赔?什么时候赔?"

"分...分期...五年内还清......"

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。

"五年?那得多少利息?"

"王强一家也太过分了!"

"不给点教训,以后还会有下次!"

老张敲敲桌子:"好了好了,事情已经说清楚了。王强,你们回去好好反省反省,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了。"

散会后,许多村民主动过来跟我道歉。

"浩子,对不起啊,我们也被蒙蔽了。"

"王浩,你是个好孩子,我们都看错了。"

"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。"

我一一感谢了大家,心里暖暖的。

王强一家三口灰头土脸地走在最后面,没有一个人理他们。

路过我身边的时候,王强小声说:"哥...对不起......"

我没有理他,径直回家去了。

到家后,张莉已经准备好了饭菜。

"怎么样?"她问。

"很顺利。"我把今天的事简单说了一遍。

张莉点点头:"该!让他们尝尝恶人先告状的后果!"

"不过说实话,我也没想到医疗费会这么高。"

"奶奶年纪大了,身体本来就不好,再加上病情复杂,花钱多也正常。"张莉叹了口气,"好在你有这个能力,不然奶奶在最后的日子里该多受罪啊。"

我点点头。

虽然花了不少钱,但能让奶奶走得安详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

至于王强他们......

这次的教训希望他们能长记性。

如果再有下次,我绝对不会手软。

第四章

王强答应分期付款的事传遍了全村,但他显然没打算遵守承诺。

一个星期过去了,别说钱,连人影都见不着。

张莉气得直跺脚:"我就知道他们会耍赖!"

"不急。"我放下手里的账本,"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。"

"你打算怎么办?"

"既然他们不愿意私下解决,那就走法律程序。"

第二天,我去了县法院,正式起诉王强诽谤。

法院的工作人员看了我的材料,点点头:"证据很充分,你们这个案子应该问题不大。"

"大概多长时间能开庭?"

"一个月左右吧。"

我正准备离开,碰见了村里的老会计王大爷。

"浩子?你怎么在这?"

我把起诉的事跟他说了。

王大爷摇摇头:"王强这孩子从小就不省心,现在越来越过分了。"

"王大爷,您了解王强家的经济情况吗?"

"他们家?"王大爷苦笑,"一个月收入加起来不到五千块钱,你让他赔十五万,确实有点难。"

"那不是我的问题。"我的态度很坚决,"他污蔑我的时候怎么没考虑后果?"

王大爷点点头:"你说得对。不过浩子,你打官司是想要钱,还是想出气?"

"两样都要。"

"如果他真的拿不出钱,法院判了也没用啊。"

我想了想:"那您说怎么办?"

"要不这样,让他们家把房子抵押了,一次性给你八万,这事就算了。"

"八万?"我皱眉,"太少了吧?"

"他们家那套房子也就值八万块钱。"王大爷实话实说,"你要十五万,真的拿不出来。"

我考虑了一下:"我回去想想。"

从法院出来,我心里五味杂陈。

说实话,我要这个钱不是因为真的缺钱,而是想给王强他们一个教训。

但如果真的逼得他们倾家荡产,好像也有点过了。

毕竟血浓于水,大家都是一个奶奶带大的。

回到家里,我把王大爷的建议跟张莉说了。

张莉想了想:"我觉得可以考虑。钱是小事,关键是要让他们长记性。"

"你的意思是同意?"

"不完全同意。"张莉摇摇头,"八万太少了,怎么也得十万。"

"他们家房子就值八万。"

"那就让王强出去打工还钱。"张莉的主意挺多,"房子抵押八万,剩下的两万让他打工还。"

我点点头:"这个想法不错。"

当天下午,三叔主动找上门来。

"浩子,听说你要告强子?"

"是的。"我请他进屋坐下,"三叔,您是来当说客的?"

三叔叹了口气:"强子他们知道错了,你看能不能网开一面?"

"怎么个网开一面法?"

"钱的事好商量,但是能不能别告了?"

我摇摇头:"三叔,不是我小气,而是这个教训必须得给。"

"那你说怎么办?"

我把刚想好的方案说了一遍。

三叔听完,沉默了很久:"房子抵押八万,再打工还两万...这样行吗?"

"可以。但是有个条件。"

"什么条件?"

"两万块钱必须在一年内还清,不能拖。"

三叔咬咬牙:"行!我回去跟他们商量商量。"

"三叔,我再多句嘴。"我看着他,"王强今年都**十了,该懂事了。这次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。"

三叔点点头:"你说得对。这孩子确实该管管了。"

晚上,三叔带着王强和李梅来了。

王强的态度比之前好了很多:"哥...我真的知道错了......"

"知道错了就好。"我也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,"咱们把丑话说在前头,十万块钱,房子抵押八万,剩下两万你一年内还清。"

王强点点头:"行...我保证一年内还清..."

"另外,这件事到此为止,以后你们不能再提。"

李梅有些不情愿:"那...那我们的房子......"

"房子还是你们住,但是产权在我这里。"我的态度很明确,"等两万块钱还清了,房子再还给你们。"

李梅想说什么,被王强拦住了。

"行,就这么办。"王强答应得很爽快。

第二天,我们去房管局办了抵押手续,然后我撤销了对王强的起诉。

拿到八万块钱的时候,我心里说不出的复杂。

这笔钱,是用亲情换来的。

虽然不多,但意义重大。

它代表着王强他们对自己错误行为的认可,也代表着我维护自己尊严的决心。

张莉拍拍我的肩膀:"别想太多,该收的钱就要收。"

"我知道。"我点点头,"只是觉得有点可惜。"

"可惜什么?"

"本来一家人好好的,现在搞成这样......"

"那是他们先撕破脸的。"张莉的态度很坚决,"你仁至义尽了。"

我看着手里的房产证,心里五味杂陈。

希望这次的教训,能让王强他们真正长记性。

第五章

房子抵押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,村民们的反应截然不同。

支持我的人说:"王浩做得对!不给点教训,这种人永远不会改。"

同情王强的人说:"毕竟是亲戚,搞得这么绝是不是太过了?"

我对这些议论并不在意,该做的事已经做了,该给的教训也给了。

但让我没想到的是,王强在这件事后,整个人像变了一样。

以前他是出了名的懒,现在却每天早出晚归,到建筑工地打工。

张莉从村里回来,跟我说起这事:"听说王强现在可拼了,一天干十几个小时。"

"是吗?"我有些意外。

"李梅也在服装厂找了份工作,说是要帮着还钱。"

我点点头,心里有些欣慰。

看来这次的教训确实起了作用。

一个月后,王强主动找到我。

"哥,这是第一个月的钱。"他递给我两千块钱。

我接过钱,有些惊讶:"这么快?"

"我在工地包了个小工程,赚了点。"王强的眼神比以前踏实了很多,"按照这个进度,估计八个月就能还清。"

"不用着急,一年的时间够了。"

王强摇摇头:"早点还完心里踏实。"

他顿了顿,又说:"哥,其实我该感谢你。"

"感谢我?"

"如果不是这件事,我可能一辈子都是个废物。"王强的话很真诚,"现在我才知道,靠自己赚钱是什么感觉。"

我拍拍他的肩膀:"知道就好。男人嘛,总要靠自己。"

"我明白了。"王强点点头,"对了,李梅让我跟您道歉,她说之前的话太难听了。"

"过去的事就别提了。"我摆摆手,"以后好好过日子就行。"

王强走后,张莉在旁边说:"看来你这一招还真管用。"

"什么一招?"

"以毒攻毒啊。"张莉笑了,"用他最在乎的房子来约束他,比什么说教都管用。"

我想了想,确实如此。

王强这种人,不给点实质性的压力,永远不会改变。

现在房子在我手里,他必须努力工作才能要回来,这比任何劝说都有效。

接下来的几个月,王强真的像变了个人。

不但每个月按时还钱,还主动帮村里做了不少好事。

修桥补路、帮老人干活、调解邻里纠纷......

村民们对他的看法也逐渐改变了。

"王强现在真是不一样了。"

"人家浪子回头金不换啊。"

"看来王浩那一招还真管用。"

六个月后,王强提前把两万块钱还清了。

我按照承诺,把房产证还给了他。

"哥,谢谢你。"王强接过房产证,眼里有些湿润,"如果不是你逼我一把,我可能这辈子都醒不过来。"

"行了,别说这些了。"我拍拍他的肩膀,"以后好好过日子,别让奶奶在天之灵担心。"

王强重重地点点头。

从那以后,我们兄弟俩的关系反而比以前更好了。

王强每个月都会来我家坐坐,有时候还会带点土特产。

李梅也不像以前那么势利了,见了我都会主动打招呼。

三叔看到这个变化,感慨地说:"看来浩子你做得对。有时候,亲情需要用特殊的方式来维护。"

我笑了笑,没有多说什么。

其实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

真正的善良,不是无原则的包容,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给出适当的教训。

如果当初我选择息事宁人,王强可能永远不会改变。

但正是因为我的坚持,才让他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。

现在的结果,比我预想的还要好。

王强变成了一个负责任的男人,李梅也变得懂事了,我们一家人的关系反而更和谐了。

有时候,最严厉的爱,才是最深沉的爱。

第六章

春节前,王强带着李梅和刚出生的儿子来给我拜年。

小家伙白白胖胖的,看着就讨人喜欢。

"哥,这是我儿子,小名叫浩浩。"王强抱着孩子,脸上满是幸福。

我愣了一下:"浩浩?"

"是按你的名字起的。"李梅在旁边解释,"要不是你,我们家也不会有今天。"

我接过孩子,心里暖暖的。

这个小生命,就像是我们兄弟俩关系的见证。

"以后叔叔疼你。"我逗着小浩浩,"你要听爸爸妈妈的话,做个好孩子。"

小浩浩咿呀了几声,伸出小手抓我的手指。

王强在旁边说:"哥,我打算开个小超市,你觉得怎么样?"

"开超市?"我抬头看他,"有想法是好事,但是资金够吗?"

"我这半年攒了五万多,再借点应该够了。"

"位置选好了吗?"

"就在村口,那里人流量大。"王强显然已经考虑得很成熟,"我算过账,如果经营得当,一年能赚十几万。"

我点点头:"想法不错。不过开店容易守店难,你要有心理准备。"

"我知道。"王强的眼神很坚定,"现在有了孩子,更要好好干事业。"

李梅也说:"我们商量过了,超市就我来管,王强还可以继续接点小工程。"

"双管齐下,这个想法不错。"我很支持他们的决定,"如果需要帮忙尽管说。"

"暂时不用,我们想靠自己试试。"王强的话让我很欣慰。

果然,没过多久,王强就在村口开了一家小超市。

虽然规模不大,但是商品齐全,价格公道,很快就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。

我有时候路过会进去买点东西,看到李梅忙得不亦乐乎,心里很高兴。

"生意怎么样?"我问。

"还不错,一天能有四五百的流水。"李梅的脸上洋溢着笑容,"虽然累点,但是心里踏实。"

"踏实就好。"我点点头,"靠自己的双手赚钱,花起来才安心。"

李梅深有感触地说:"以前我总想着不劳而获,现在才知道那是不现实的。"

"人都会成长,你们现在的路走得很对。"

王强从后面走出来:"哥,你怎么来了?"

"路过买点东西。"我拿了两包烟,"生意不错啊。"

"托大家的福。"王强很谦虚,"对了,我准备再开个分店,你觉得怎么样?"

"这么快就要扩张?"我有些惊讶。

"县里有个位置不错,我去看过了。"王强的野心不小,"如果做得好,一个月能赚两万多。"

我想了想:"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先把村里这个店做稳了再说。"

"我也是这么想的。"王强点点头,"先观察一下市场,明年再考虑。"

看到王强的变化,我心里很高兴。

从一个游手好闲的人,变成现在这样有目标有干劲的企业家,这个转变真的很大。

更重要的是,他现在做事情有分寸了,知道稳扎稳打的重要性。

这才是真正的成熟。

晚上回到家,我跟张莉聊起这件事。

"王强变化真的很大。"张莉也很感慨,"当初你那样对他,现在看来真是对的。"

"有时候对一个人最大的帮助,就是让他自己站起来。"我深有体会地说。

"是啊,如果当初你直接给他钱,他可能永远不会学会自立。"

我点点头。

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真正的帮助,不是替别人解决所有问题,而是给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力。

王强现在的成功,不是因为我给了他什么,而是因为我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。

这种成长,比任何外在的帮助都更有价值。

第七章

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秋天。

王强的超市生意越来越好,他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,在县城开了第二家分店。

这天,他兴冲冲地跑来找我。

"哥!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!"

我放下手里的活:"什么好消息?"

"县里要开发新区,我们村可能要拆迁了!"

"拆迁?"我皱了皱眉,"消息可靠吗?"

"千真万确!"王强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,"这是内部消息,我一个朋友在规划局工作。"

我接过文件看了看,确实是关于新区开发的规划图。

"按照这个规划,我们村的房子都要拆掉,每户能补偿八十多万。"王强兴奋得脸都红了。

我看着规划图,心情有些复杂。

这个村子住了大半辈子,突然要拆掉,心里确实有些舍不得。

但是八十万的补偿,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确实是一笔巨款。

"你有什么打算?"我问王强。

"我想用这笔钱在县城买套房子,然后再投资一个大点的超市。"王强显然已经规划好了,"你呢?"

"我还没想好。"我实话实说。

"哥,我有个想法。"王强凑近我,小声说,"要不我们合伙做点大生意?"

"什么生意?"

"开个小型超市连锁,就像那些大城市一样。"王强的眼里闪着光,"你有经商头脑,我有实际经验,咱们强强联合。"

我想了想:"这个想法倒是不错,但是需要仔细规划。"

"当然!"王强点头如捣蒜,"我们可以慢慢来,先开三五家店试试水。"

正说着,张莉从外面回来了。

"你们聊什么呢?这么兴奋?"

我把拆迁的事跟她说了。

张莉听完,若有所思地说:"拆迁是好事,但是要注意一点。"

"什么?"

"钱来得太容易,容易让人变懒。"张莉看了王强一眼,"你现在刚刚走上正轨,千万别因为一笔横财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。"

王强连连摆手:"不会的,嫂子你放心。我现在明白了,钱只有靠自己赚的才踏实。"

"那就好。"张莉点点头,"不过合伙做生意这事,你们得慎重考虑。"

"为什么?"我问。

"亲兄弟明算账,生意上的事容易产生矛盾。"张莉的担心不无道理,"你们现在关系刚好转,别因为钱的事又闹僵了。"

我觉得张莉说得有道理。

虽然王强现在变了很多,但是人性这东西,经不起金钱的考验。

"要不这样。"我想了想,"我们先各做各的,如果都做得不错,再考虑合作。"

王强想了想,也觉得这个建议不错:"行,那就先各自发展,有机会再合作。"

拆迁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,大家都兴奋不已。

八十万对于这些农民来说,真的是天文数字。

有人开始盘算着在县城买房,有人想着做点小生意,还有人准备把钱存起来养老。

但是我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。

这么大一笔钱,对于平时收入不高的村民来说,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考验。

果然,没过多久,村里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。

有人拿着拆迁款去堵伯,一夜之间输得精光。

有人被骗子盯上,投资了各种虚假项目。

还有人因为分配不均,家庭矛盾激化,甚至闹上了法庭。

王强看到这些乱象,主动找到我。

"哥,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点什么。"

"你想做什么?"

"帮助村民合理规划这笔钱。"王强的想法让我刮目相看,"我们经历过这种考验,知道钱的重要性,也知道怎么用钱。"

我点点头:"你的想法很好,但是别人愿意听吗?"

"我们可以先从身边的人开始。"王强很有想法,"比如三叔他们,还有一些平时关系不错的邻居。"

于是,我们兄弟俩开始了自己的"理财顾问"生涯。

我们告诉村民们,拆迁款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,而是他们祖辈留下的土地换来的财富,必须珍惜。

我们建议他们把钱分成三部分:一部分买房改善住房条件,一部分做稳妥的投资,剩下的存起来作为保障。

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听,但还是有不少人接受了我们的建议。

这些人后来的日子确实过得比较稳当,没有因为一时冲动而败光家产。

看到自己的建议真的帮助了别人,我和王强都很有成就感。

"哥,我觉得我们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。"王强说。

"是啊,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。"我深有感触。

这次拆迁,不仅改变了村民们的物质生活,也让我看到了王强身上更多的闪光点。

他不再是那个只想着自己的自私鬼,而是真的成长为了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。

第八章

拆迁款到账后,我用这笔钱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,剩下的钱投资了一个小型物流公司。

王强则按照计划,在县城买房的同时,又开了两家超市。

我们各自的事业都发展得不错,偶尔会在一起交流经验。

这天,王强急匆匆地找到我。

"哥,我遇到麻烦了。"

"什么麻烦?"我放下手里的文件。

"有人要收购我的超市。"王强的脸色不太好看。

"收购?那不是好事吗?"

"问题是,他们的收购方式有点不正常。"王强压低声音,"他们先是派人来闹事,影响我的生意,然后再提出低价收购。"

我皱了皱眉:"有这种事?谁干的?"

"县里的一个地头蛇,叫刘老三。"王强显然很担心,"听说他专门做这种生意,先搞垮别人,再低价收购。"

"报警了吗?"

"报了,但是没用。"王强苦笑,"他们做得很聪明,表面上没有违法行为。"

我想了想:"你打算怎么办?"

"我想拒绝,但是怕他们继续闹事。"王强很纠结,"要是生意做不下去,这几年的努力就白费了。"

看到王强的担忧,我心里也不好受。

他好不容易把生意做起来,不能就这样被人欺负。

"这样吧,我陪你去见见这个刘老三。"

"你?"王强有些担心,"万一惹上麻烦怎么办?"

"能有什么麻烦?"我拍拍他的肩膀,"咱们又没做什么违法的事,怕什么?"

第二天,我和王强一起去了刘老三的办公室。

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,长得五大三粗,一看就不是好惹的。

"你们就是王强兄弟?"刘老三打量着我们。

"是的。"我点点头,"听说您要收购我弟弟的超市?"

"不错。"刘老三很直接,"我出五万,买他三个店。"

"五万?"我差点笑出来,"刘老板,您这个价格是不是有点低了?"

"不低了。"刘老三靠在椅子上,"现在这些店生意都不太好,我能出五万已经很够意思了。"

"生意不好?"我看着他,"那是因为您派人去闹事吧?"

刘老三的脸色变了:"你什么意思?"

"没什么意思。"我站起来,"就是想告诉您,这个买卖我们不做。"

"不做?"刘老三也站了起来,"我劝你们最好考虑清楚。"

"没什么好考虑的。"我的态度很坚决,"正当生意,我们为什么要卖?"

刘老三冷笑一声:"那就走着瞧吧。"

从办公室出来,王强有些担心:"哥,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太冲动了?"

"不冲动。"我很肯定,"这种人就是欺软怕硬,你越怕他,他越得寸进尺。"

"那他要是继续闹事怎么办?"

"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"我安慰王强,"相信我,他翻不起什么大浪。"

果然,接下来几天,刘老三的人又来闹了几次。

但是我们早有准备,每次都有证据,而且及时报警。

几次下来,警察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,开始重点关注刘老三的行为。

看到我们不好惹,刘老三的人逐渐收敛了。

一个月后,王强的生意完全恢复了正常。

"哥,还是你有办法。"王强很感激,"要不是你,我可能真的要被他们欺负死了。"

"这没什么。"我摆摆手,"做生意就是这样,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。"

"关键是要有应对的勇气和智慧。"

王强点点头:"我明白了。以后再遇到这种事,我不会再怕了。"

这件事让我看到了王强的另一面。

虽然在生意上他已经很成熟了,但是在面对恶势力时,还是缺乏一些勇气。

不过这也正常,毕竟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善良的人。

善良的人在面对恶人时,总是会有些畏缩。

但是经过这次的事件,我相信他会变得更加坚强。

这对他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。

在商场上,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,是很难成功的。

第九章

又过了一年,我和王强的事业都稳步发展。

我的物流公司已经有了三十多辆车,王强的超市也扩展到了八家。

我们偶尔还会讨论合作的可能性,但都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。

这天,村里突然传来一个消息:三叔病了,而且病得很重。

我和王强立刻赶到医院。

看到躺在病床上的三叔,我们都很难过。

他瘦了很多,脸色蜡黄,看起来很虚弱。

"浩子...强子...你们来了......"三叔艰难地说着话。

"三叔,您好好休息,别说话了。"我握住他的手。

医生把我们叫到外面:"老人家的情况不太好,肝癌晚期,最多还有三个月时间。"

听到这个消息,我和王强都愣住了。

三叔虽然偏心过,但毕竟是长辈,而且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给过不少帮助。

"医生,没有别的办法了吗?"王强问。

"可以试试保守治疗,但是效果不会太好。"医生摇摇头,"主要是发现得太晚了。"

"费用大概需要多少?"我问。

"如果要用最好的药,可能需要二十多万。"

我和王强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心。

"钱的事不用担心,我们来解决。"我对医生说。

"哥......"王强拉住我,"这笔钱......"

"我们一人一半。"我知道他想说什么,"三叔对我们都有恩情,这是我们应该做的。"

王强点点头,眼睛有些湿润。

接下来的三个月,我们轮流在医院照顾三叔。

虽然医生说治愈的希望不大,但我们还是尽力给他最好的治疗。

三叔也知道自己的情况,总是劝我们不要花太多钱。

"够了...够了......"他虚弱地说,"你们已经尽力了......"

"三叔,您别说这些。"王强握着他的手,"当年您帮我们那么多,现在轮到我们报答了。"

"是啊,这些钱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。"我也安慰他。

三叔看着我们,眼中满是欣慰:"你们兄弟俩现在真的很好......比以前懂事多了......"

"我们都是您看着长大的。"王强的声音有些哽咽,"您就像我们的父亲一样。"

"好孩子......好孩子......"三叔拍拍我们的手,"我这辈子最欣慰的就是看到你们兄弟和睦......"

虽然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,但三叔还是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走了。

他走得很安详,没有痛苦。

办丧事的时候,来了很多村民。

大家都说我们兄弟俩很孝顺,为了给三叔治病花了几十万。

但我们心里都清楚,这不是孝顺,而是感恩。

三叔虽然有过偏心的时候,但他本质上是个好人。

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,他没有袖手旁观。

现在他走了,我们心里都很难过。

处理完三叔的后事,我和王强坐在他的坟前聊天。

"哥,你说三叔走的时候满意吗?"王强问。

"应该满意吧。"我想了想,"至少他看到我们兄弟俩现在很好。"

"是啊。"王强点点头,"如果不是当年那件事,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真正成长。"

"所以说,有时候挫折也是一种财富。"

"没错。"王强站起来,拍拍坟土,"三叔,您放心吧,我们会好好的。"

从墓地回来的路上,王强突然说:"哥,我想通了一件事。"

"什么事?"

"我觉得我们是时候合作了。"

我有些意外:"为什么突然这么想?"

"三叔的事让我明白,家人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支持。"王强很认真地说,"我们各自发展也挺好,但如果能联手,应该能做得更大。"

我想了想,觉得他说得有道理。

经过这几年的发展,我们都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和经验。

而且通过照顾三叔这件事,我们的默契度也提高了很多。

"好,那我们就试试。"我同意了他的提议。

"真的?"王强很兴奋,"那我们做什么?"

"物流配送加零售连锁,打造一个完整的供应链。"我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。

"这个主意不错!"王强眼睛发亮,"我的超市负责零售,你的物流负责配送,简直是完美搭配!"

就这样,我们兄弟俩正式开始了合作。

虽然中间也遇到了一些分歧和困难,但我们都以当年的教训为鉴,有话直说,有问题及时解决。

两年后,我们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了县里规模最大的零售物流企业。

王强从当年那个游手好闲的人,变成了真正的企业家。

而我也从一个普通的生意人,成为了地方知名的商人。

更重要的是,我们兄弟俩的感情比以前更好了。

有时候我会想,如果当年我选择息事宁人,会是什么结果?

王强可能还是那个混日子的人,我们的关系表面和睦,实际疏远。

但正是因为那次激烈的冲突,才让我们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

王强学会了自立自强,我学会了坚持原则。

这种成长,比任何财富都更宝贵。

第十章

五年后,我们的事业已经发展到了地级市。

公司有员工三百多人,年营业额过亿。

王强也从当年的小混混,变成了受人尊敬的企业家。

这天,我们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:为家乡的小学捐建一栋教学楼。

"这是个好机会。"王强很兴奋,"我们可以回报家乡了。"

"是啊,当年村民们对我们多有误解,现在正好澄清一下。"我也很赞同。

捐建教学楼的仪式很隆重,县里的领导都来了。

王强作为企业代表发言:"各位乡亲,几年前我们兄弟俩因为一些误会,关系一度很紧张。但正是这些挫折,让我们都成长了很多......"

台下的村民们都听得很认真。

很多人还记得当年的事情,也见证了我们的变化。

"现在我们有能力回报家乡了,这栋教学楼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。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里好好学习,将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。"

掌声雷动。

仪式结束后,很多村民主动过来跟我们聊天。

"王浩,王强,你们兄弟俩真是给我们村争光了!"

"当年我们还误会了你们,真是不好意思。"

"现在的年轻人就应该像你们这样,有志气!"

听着这些赞扬声,我心里很平静。

成功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成长的过程。

如果没有当年的那些挫折,我们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。

晚上,我和王强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,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城市。

"哥,你说我们算成功了吗?"王强问。

"什么叫成功?"我反问。

"就是......有钱,有地位,受人尊敬。"

我笑了笑:"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。真正的成功,应该是内心的满足和成长。"

"怎么说?"

"你想想,五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,哪个更快乐?"

王强想了想:"现在的我。虽然当年没什么压力,但心里总是空虚的。现在虽然累一些,但很充实。"

"这就对了。"我拍拍他的肩膀,"成功不是拥有多少财富,而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。"

"你说得对。"王强点点头,"如果不是当年那件事,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醒悟。"

"所以说,有时候挫折是最好的老师。"

我们在槐树下坐了很久,聊着过去,规划着未来。

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,但我们都很庆幸有这样的经历。

它让我们明白了亲情的可贵,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珍惜和维护。

现在的我们,不仅是成功的商人,更是相互支持的兄弟。

这种关系,比任何财富都更珍贵。

第二天,我们开车回到了县城。

路过当年拆迁的村子,那里已经建起了高楼大厦。

时过境迁,很多东西都变了,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。

比如血浓于水的亲情,比如经过磨难洗礼的友谊。

王强看着车窗外的景色,感慨地说:"哥,你说如果奶奶还在,看到我们现在的样子,会高兴吗?"

"当然会。"我很肯定,"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我们兄弟和睦。"

"是啊。"王强的眼圈有些红,"奶奶生前最担心的就是我们会因为钱的事闹矛盾。"

"现在我们不但没有矛盾,还一起创业成功了,她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。"

"嗯。"王强用力点点头,"我们要一直这样下去,永远不要再为了钱的事伤感情。"

"当然。"我伸出手,"我们拉钩。"

王强笑了,伸出小拇指跟我拉钩:"拉钩上吊,一百年不许变。"

我们都笑了,就像小时候一样。

有些东西,时间越久越珍贵。

比如兄弟情,比如那些共同经历的酸甜苦辣。

现在的我们,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为了遗产争吵的兄弟了。

我们是真正的合作伙伴,是相互信任的朋友,是血浓于水的亲人。

这种关系,是用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。

车子在夕阳下缓缓前行,载着我们的回忆,也载着我们的未来。

【完结】

更新时间:2025-07-07 09:46:13

查看完整章节
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页